当前位置:首页 > 名师专访 > 详细内容
继承和传承大同老字号的“老点心”
发布时间:2009-10-19  阅读次数:2812  字体大小: 【】 【】【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他是大同糕点行业硕果仅存的元老;他25岁进入糕点行业,至今已有二十八年的从业史;他见证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食品加工行业的变迁;他白手起家,一手创办了“新发广”品牌;他个人身兼中华全国工商联烘焙业工会常务理事和中国焙烤全国糕点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日焙烤技术交流促进协会理事,并多次荣获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大同市劳动模范的称号。他就是我们本期推出的人物:市恒兴集团新发广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景义斌。
    记者(下称记):景总,有人戏称您为“老点心”,可见您从事糕点行业时间之长,您是什么时候开始从事该行业的呢?
    景义斌(下称景总):我最早参加工作在1976年,当时在市烟酒公司下属的北街商店工作。1982年提升为北街商店的副经理兼下属广发新食品厂厂长,从此开始涉足食品行业。1989年,改革开放蓬勃发展,我个人受市场影响,认识到国有体制对企业的制约,决心走出来。此时,恰逢新中村书记苗锐看好食品加工行业,看中我是个人才。于是,在他的大力支持下,在当时人人谋求农转非的前提下,我破釜沉舟,舍弃国有制工人待遇,深入农村创办企业。1990年,投资7万元的新发广综合食品厂成立,当时厂房、设备还十分简陋,我带领新中村40多个村民开始艰苦创业之路。
    记:景总,既然当时的条件那么差,您有没有后悔过?最终又是如何克服,并创办“新发广”这一品牌的呢?
    景总:开弓没有回头箭,要干就要干好。就拿“新发广”这一品牌来说,建厂前我看到一个报道:“全聚德”原为“德聚全”,是后来改为“全聚德”的。受此影响,我把“广发新”倒过来改为“新发广”,并把“广发新”老传统的中点配方带到“新发广”,手把手教给村民。同时聘请当时大同市最有名的糕点师李文英师傅来店指导,发掘制作老大同中点产品。由于当时条件艰苦,为了节省资金,我带领大伙自己修房子、盘炉子、刷房子,并亲自骑车起货,与职工一道背糖、背面,忙时三五天不回家。后来,我们的产品火了,“新发广”的品牌也建立起来。但20年来,我一直坚持第一个来厂,最后一个离厂,并一心抓生产、抓管理,立志打造百年老字号“新发广”。
    记:景总,我注意到您多次提到中式糕点,您认为在今天西点盛行的背景下,它的地位还那么重要吗?
    景总:在中国,中式糕点是西式糕点无法替代的,像中秋节和元宵节,新发广月饼和元宵供不应求,深受广大市民喜爱。所以说目前糕点市场竞争是很激烈,但对“新发广”影响不大。新发广继承和传承的产品有五六十种,比起现今西式糕点单一的面包和蛋糕花样要多得多,今后也必将会发扬光大。
    记:中式糕点这么好,但您为何不在市里多开几家分店呢?
    景总:这就是传统老字号糕点企业的特点。它不像西式糕点屋,四处开花。它讲究前店后厂,自产自销。因为严格讲,食品加工行业因其产品保质期短,需集中生产,不宜外销,所以我们多年一直按此要求,力争保质保量。
    记:“新发广”在大同的地位是其他企业没法比的,现在您也已五十多岁,是否考虑将企业传给儿子经营?
    景总:哈哈……人们一说“新发广”就是景义斌,一说景义斌就是“新发广”,还以为“新发广”是景义斌的企业。错了,这还是新中村的集体财产。要说十几年前,我个人单干,也许有了自己的企业,但我对新中村有感情,对建厂工人有感情,不愿舍弃集体。未来,我还将继续努力干下去,学习大同商界银星金店苏总的那种精神,做大做强企业,让“新发广”的品牌真正成为大同的知名品牌;将“新发广”这个老字号发扬光大、传承下去。
     (来源:大同日报  本报记者 曹雁峰 李玉玮)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官方网站:中国烘焙网  中文网址:    京ICP备09031998号
中国烘焙网|中国烘焙培训网|烘焙技术学校|烘焙网|烘焙信息网|产业网|烘焙之窗|烘焙中国|烘焙资讯|西点中国|烘焙培训|西点蛋糕培训班|生日蛋糕培训学校|蛋糕图片库|西点面包图库|中国蛋糕网|烘焙培训网|艺术蛋糕网|烘焙论坛|艺术蛋糕论坛|面包师网上家园|烘焙技术培训学校网|烘焙公用网络|烘焙招聘|烘焙联盟|烘焙产业|烘焙门户|烘焙人才|烘焙网址大全|导航|行业|中西点|月饼|烘焙器具|机械|模具|原料|理论|中华烘焙|中国焙烤协会|烘焙业公会|中国烘焙食品工业协会|中国烘焙展览会|职业技术培训学校|职业资格证书|西式面点师|学习创业|下岗工人再就业|大学生|烘焙师|面包师|西点师|蛋糕大师|糕点师|甜点师|点心师|生日蛋糕师|蛋糕裱花师|烘焙食品网